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天气资讯 > 正文

德国专家评价各国高铁:日本还行,法国优秀,中国却用了这4个字

更新时间:2024-06-16 02:03:49

前言: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以及网购。

是的,高铁早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个名牌,但这个名牌的分量却是我们付出巨大努力换来的,中国速度、基建狂魔等称号都见证中国一步步走向崛起。

2023年,一位德国专家专门把几个国家的高铁对比了一番,当面对中国高铁的时候,德国专家说了四个字,究竟是哪四个字呢?

中国的铁路发展

我国的第一条铁路是上海吴淞铁路,但该条铁路是英国资本集团擅自修建的铁路,翌年被清政府赎回并拆除。

1897年,清政府按照原来的吴淞铁路干线,修建了淞沪铁路,而要说中国第一条自建的铁路则是唐胥铁路,之后,唐胥铁路延长到天津,改名为津沽铁路。

而由中国人民自行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正是京张铁路,由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的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

当时,很多外国人嘲讽中国人难以修建铁路,因为京张铁路的路险工艰,外国人认为有能力修建这条铁路的中国人还未出生。

没想到,短短四年,詹天佑就攻破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其中的“竖井施工法”和“人”字形线路都震惊中外。

1937年,我国自行设计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落成,由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主持修建。

之后,因为国内外的动荡,我国铁路在这一时期发展几近停滞不前。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得到了更大的推动和重视,1952年,新中国第一条自行修建的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随后,我国以沟通西南、西北为主,修建了一大批铁路干线、支线,1957年,当第一个五年计划设计完成的时候,我国先后建立了6100公里铁路干线。

中国高铁的崛起之路

1978年,邓小平前往日本,展开为期八天的对日访问行程,成为第一位访问日本的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互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后,邓小平开始潜心考察日本的经济及社会的发展。

当时,邓小平要从日本的东京前往京都,而这两个城市的距离大约370公里,为此,日本极力推荐中方乘坐日本新干线,其实,也想借机在我国面前秀一下。

在乘坐新干线上,日本记者提问到现在有什么感觉,而邓小平也评价到:“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适合坐这样的车。”

是啊,彼时的中国,还没有一条高铁,同时,中国铁路仍面临着运输能力不足的困境,也正是这次的访问,才让高速铁路进入了中国大众的视野。

如何发展一条属于中国高铁的道路成为了一个极大的问题,为此,原中国铁道部研究专家指出,受到多方面的局限性,中国发展高速铁路需要分阶段进行。

从1990年,中国正式开始在高铁技术上探索,到2002年,中国首条高速轨道系统的建成以及2003年中国第一条高速国铁线路通车,中国的高速正在迈向新的征程。

2003年开始,中国高速铁路通过与外国合作建设发展,开始迈向成熟阶段,当年,铁道部和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加拿大庞巴迪和日本川崎重工联合。

但这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后续如何自主创新,从而掌握核心技术,实现高铁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需要大量试验和反复打磨。

中国工程师们为此付出了太多太多,从时速不断刷新、动力系统升级到电动驱动、制动技术日臻完善,中国高铁技术在逐步掌握核心秘密的同时在朝着自主可控的目标不断迈进。

高铁技术走向国际

从引进到自主创新,再到技术领先,中国高铁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动力、制动等多个核心领域,中国高铁技术都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运行稳定性方面的表现也堪称完美,无论是隧道还是桥梁,亦或者恶劣气候环境,都能够保持优异的运行状态,从未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除此之外,我国大力发展国外的“订单”,让中国高铁走出国外,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中泰铁路、中老铁路等等,一个个由我国承建的高铁正在无时无刻的告诉世界:中国高铁早就成为对外合作亮丽名片。

2023年,德国专家对几个国家的高铁进行了评价,在对日本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高速铁路的评价中,专家只说了句——“还行”。

在对法国的高铁进行评价时,专家只说了句——“优秀”,而对于中国的铁路来说,专家却评论到——“飞速发展”。

令我们骄傲的是,法国、日本可是之前我们曾购买技术的高铁国家啊!可见,我国高铁的发展的确是世界有目共睹的。

高铁带来的社会影响

1. 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高铁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了城市群和经济圈的形成。

旅游业:高铁网络的发展带动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各种旅游目的地,也让高铁成为了很多人出门的首选交通工具。

就业:高铁建设和运营为沿线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2. 社会生活

生活方式转变:高铁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改变了传统的出行方式,提高了出行效率,同时,高铁也使得通勤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不同城市之间居住和工作。

人口流动:高铁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尤其是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的迁移,缓解了一线城市的人口压力。

文化交流:高铁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和融合。

3. 环境影响

减少碳排放:高铁作为一种高效、低碳的交通工具,相对传统的公路和航空运输,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推进绿色交通的目标。

土地利用:高铁线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这对沿线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4. 科技创新

技术进步:高铁的发展推动了相关科技领域的进步,包括工程技术、材料科学、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创新。

国际影响力:一些国家凭借高铁技术的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科技形象,带动了高铁技术的国际合作和输出。

5. 社会公平

普惠交通:高铁的普及使得更多的社会群体能够享受到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提高了交通的普惠性。

城乡差距:尽管高铁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其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对于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覆盖可能相对有限,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以缩小城乡差距。

6.彰显中国科技创新实力

"中国制造"风采:高铁的腾飞不仅是交通运输领域的一次重大革新,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新活力的生动体现。

正如德国专家所言,"飞速发展"一词,切中肯定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如今,中国高铁技术出口已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无疑是中国强大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杰出体现。

参考文献